425日,浙江省首届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在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杭州市大关实验学校举行,下午的会议分为三个分论坛,分别为人工智能分论坛、科学探究分论坛和技术与工程设计分论坛,三个论坛都设立了STEAM领域的前沿知识、主题报告、学校实践案例三个版块,邀请了在该领域有影响的高校专家,和前期有一定探索和实践的学校以及教研员做报告。

 

分论坛1:人工智能

聚焦人工智能,汇聚各方思潮,人工智能论坛在大关实验中学报告厅举行,在该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教授吴飞做了题为《新形势下人工智能教育思考》主题报告。报告分为新形势、新学科、新教育三个板块。首先,吴飞教授谈到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势——中美法英四个国家已经出台了人工智能规划;介绍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编制历程;谈到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介绍了一批即将实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接着,吴教授介绍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认为人工智能作为新学科,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新教育板块中,吴教授介绍了学科交叉面临的挑战、信息社会责任的挑战。最后,吴教授用儒家学说中关于人工智能的解释加深大家的理解,人工智能当有是非之心,是从感知到理解到决策的过程。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韦青做了《微软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主题报告。他认为智能是一种能力,理解和把握人工智能就能抢占发展的先机。对于教育,他认为教育应当承担着培养能善用此种能力的人才。此外,他还介绍了人工智能和STEAM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微软的创客教育。报告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带给每个教育人更宽广的教育视野 、与现实更亲密的教育认知,让与会嘉宾受益匪浅。

杭州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王理老师做了《人工智能与STEAM教育》主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课程的发展历程,并生动地介绍了课程的四大特点:强调学科融合、聚焦真实情境、强调工程设计的过程。最后,王理老师总结了STEAM课程的价值,包括公民素养、人才类型、教学策略、课程形态四个方面的价值。他认为应当提供学生综合学习的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形成观念、用观念驾驭能力、用能力驱动知识。

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陈少华老师带来了题为《以课程建设为引领的STEAM教育实践》报告。作为一线教师,他现身说法,介绍了亲自参与的课程建设。他着重介绍了两大方面:第一,软硬兼施,以课程建设引领硬件配套;第二,必修加选修,扎实开展课程实施。报告有着生动的案例,是一次脚踏实地的、具有强烈借鉴意义的实践报告。

义乌市第四中学黄强老师带来了《服务于智慧教育的“1+N”模式STEAM项目实践》主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STEAM项目下辖的学府造物创客空间、“1+N”学科融合工场、新技术中心、义乌市中小学科技互助中心。接着,黄老师介绍了义乌四中创新教育项目发展演化过程:从以竞赛为导向的科技实践活动到以校本课程、精品课程为导向的实践活动,到以创客活动为主要形式,到服务学校智慧教育促进学科融合。报告具体细致,为创新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最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数字化学习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何珊云做了观察点评。她谈到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结局复杂问题、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三大能力,因此教育应当提供培养这三种能力的土壤,而STEAM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途径。此外,她还谈到,STEAM课程可以很前沿,也可以很朴素;课程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应当形成良性互动,两者都是实践探索中应当着重关注的重要因素。

 

分论坛2:科学探究

浙江省首届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的科学探究分论坛,众多科学研究的教授、学校一线科学教师、从事STEAM教育研究的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在短短的三个半小时内交流心得、分享经验、碰撞思维火花。

 

 

 

 

 

 

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科学教研员王耀村老师的主持下,本次论坛顺利开幕。

首先为大家带来观点报告的是浙江师范大学孙梅好教授,他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蛋白质的表达与调控》。孙教授一小时的报告中,分别从科学家的视角和从教育者的视角与大家交流了自己的观点。从科学家的视角上,他完整地介绍了蛋白质的生成和发生作用的过程,讲解了DNARNA转录和蛋白质生成的过程,结合生活中的病毒案例,进一步讲述各种生物界神圣的法则。同时他通过研究的案例,分享了科学探究的有趣历程。随后他也从教育家的视角,指出了立足原理,开拓思维,不断创新的重要性。孙教授的报告迎得了在座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王耀村老师对孙教授的报告做了简单的小结,同时又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带着对于科学探究教学实践的问题,在座老师们迎来了杭州市学正中学副校长汪晓老师的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基于STEM理念的科学探究教学实践》。汪校长以大关中学的建筑形态引入,分享了他对科学、人、教育之间关系的看法。他从教学一线的案例为切入点,向老师们分享了一个又一个实际案例。在他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科学探究在一线教学中的宝贵经验,也看到了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正因如此汪校长的报告也进一步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随后来自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阮庆元老师为大家带来《科学探究的教学价值与实践》报告。阮老师充分肯定了科学探究的教学价值。他从科学的学科性,探索的路径等等角度去分析一线教师对科学教学实践过程,剖析其教学价值。在座不乏校内科学学科的骨干教师,因此聆听阮老师的报告时颇有同感。

接着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的金可泽老师做了题为《当科学探究遇见STEM课程》的报告。他对STEM和科学探究的见解,都赢得了在座嘉宾的称道。他用诙谐的语调,讲述了学校STEM课程的案例,在这些成果中,在座老师们也能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

最后带来观察点评的是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副院长黄晓教授。黄教授谦虚地表示她仅仅就对STEM这个研究课题做一个观点说明,同时谈谈她对于STEM和科学关系的看法。她提到早年STEM就是个热门话题,之所以研究的还不那么多,主要由于学科的融合性过强,对于研究者要求的实践经验要很丰富,对于实践者的专业素养要够强。她提出了科学探究是STEM的一部分,但是还不能称作充分条件。黄教授在大会最后为大家提出的这个问题,恰恰迎来了大会的高潮。在座的老师都能有所感触。

王耀村老师最后做点评道:STEAMS居首正是意味着科学是核心,M数学是基础,其他是它的途径。本次大会是全省首届教育大会,每一位老师带来的经验都将成为今后实践的基础;每一位老师提出的问题,也都将成为今后奋斗的目标。

 

分论坛3:技术与工程设计

技术与工程设计论坛在大关实验中学南区会议室举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座无虚席。在该论坛上不仅有工业设计前沿的观点报告,也有关注中小学STEAM教学实践的报告。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应放天做了题为《守望工业设计前沿》主题报告。应教授首先强调了工业设计是具有真善美特性的,要将科技与美结合在一起,让设计拥有生命。然后应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提出了“设计是技术商品化的重要桥梁”,他用1904年美国休斯发明电炉到1956年日本东芝在原有电炉的基础上加入设计发明电饭煲的例子说明,现代科技产业转型必须要充分发挥高科技高设计的作用。只有不断将科技融入到日常的生活用品,加入独特的设计元素才能让一件商品具有生命力,继而得到市场的青睐。应教授生动有趣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每一位老师都认真聆听,深受启发。

杭州钱塘外语学校许春莲老师做了题为《基于DI社团开展STEM项目的实践》的报告,她从“初识DI,结缘STEM”“拿来主义到自主建构”和“反思与成长”三个板块入手,向大家分享了建设STEM课程的经验。基于DI提高孩子创新、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宗旨,学校举行了艺术类、工程类、科技类、技术类团队挑战赛。许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学生的活动成果,分享了图片和视频,孩子们用废旧物品制作的乐器夺人眼球,学生自主设计的徽章也创意无限。除了分享开设的课程之外,许老师还向大家分享团队建设经验表达了不断推进项目建设的决心。

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梁灵辉老师做了题为《以技术课程为核心的STEAM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介绍了STEAM课程开发背景、阐述了STEAM课程开发方向、分享了STEAM课程开发框架、强调了建设STEAM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说明了STEAM课程实施的情况。他以台州学校风筝和风车课程为例,提出STEAM课程的开发要源于各级教材、体现地方特色、依于传统文化、融合发明创造。梁灵辉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STEAM课例如“空气动力车”和“日晷为什么不准确”,台下的老师们都深受启发。

杭州外国语学校张鹏峰老师做了题为《基于技术课程的STEM教学实验》的报告。张老师认为STEM是一种文化,强调的是学科融合,工程实践就融合了数理规律。因此在STEM教学实践中可以适当让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当然在创客背景下的STEM更融合进了高科技的元素,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利用swiftplayground学编程、参加机器人比赛和“未来之城”设计大赛等,多元化STEM课程的开展使学生提高了各方面的素养。

最后,杭州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蒋永贵对各位专家、老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中小学STEAM课程建设首先要明确STEAM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何?在设计某个STEAM课程的时候不要想着要把某个元素加进去而开设某个课程,而是首先要把标准嵌于教学,让师生一起开发课程、快乐学习。其次,建设STEAM课程要生成评价标准,用完善的评价标准促成课程建设、开展。最后,蒋教授表达了对中小学STEAM课程建设的美好期盼,他希望以后每一个STEAM实验室陈列的都是学生的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孩子在这个课程上获得的成长和进步,这才是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本次STEAM大会盛宴给与会人员带来了太多的触动,也让各地中小学的老师们就开设STEAM课程有了更多的思路。交流与沟通促进成长,分享与融汇开阔视野,每一次的相聚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收获成功!

 

撰稿:周济群、李静、陈菊萍

摄影:陈建华、周济群、陈菊萍